中國廣告業現豐正處于轉折時期,值得關注的基本情況是:
隨著中國企業的成長,廣告主正走向更高、更長遠的目標。中國大部分優秀企業更強、更大,邁向國際化。廣告主正在追求更高、更長遠的發展。
中國第三代消費群興起。21世紀中國消費群體在不同的社會文化環境中長大。新消費群體的特征是:感性消費趨勢上升;重視和突出個性化;對價值的關注超過對價格的關心;受品牌的影響越來越顯著。廣告活動必須更重視這些新的消費者對象。
IT技術互聯網對傳統廣告的沖擊。IT技術的發展,國際互聯網對傳統廣告的沖擊,網絡行銷使銷售、促銷乃至傳播將會產生深遠的變化,包括:銷售方式改變;促銷方式改變;傳播方式改變等。
品牌主義:跨國廣告商以創建中國品牌為最大賣點
所謂"品牌主義",其特點是以建立和發展品牌為廣告的目標;追求長期的廣告效果;重視形成差異化的優勢;廣告公司的作用和價值是提升產品為品牌,典型說法是"品牌管家"。
"品牌主義"是跨國廣告公司謀取中國市場的首要工具和最大賣點。進入90年代以來,跨國廣告公司戰略有重大變化,相繼提出品牌主張為競爭制高點,如奧美提出"品牌管家"薩奇提出"全球品牌策略";電通提出"品牌傳播";達彼思提出"品牌論";智威湯遜提出"整合品牌建立";精信提出"品牌性格"。
奧美中國公司總裁宋秩銘提出"致力于協助客戶創立、培育和發展品牌"(《國際廣告》1997.1);盛 世長城前任首席執行官黎景輝提出"構筑中國品牌長城"(《名牌時報》1998.4.17);盛 世全球首席執行官K•羅伯特提出"中國品牌應成為世界冠軍"(《名牌時報》1998);精信總裁陳一枬提出"幫中國建立世界級的名牌"(《中國經營報》1997.10),"用品牌沖鋒陷陣"(《國際廣告》1999.3)。
廣告公司怎樣表現自己的價值,為客戶賣產品出謀劃策,只是小價值;廣告公司的價值在于通過把企業的產品轉化為品牌,這樣在客戶的眼中就具有不可替代的高價值。
如何贏得主動
或有人問:目前中國市場環境造成了市場競爭以價格戰為主,而且,企業如果沒有銷量,就不能生存,又談何"品牌主義"呢?強調轉向"品牌主義",是否不切實際?
其實,品牌主義和銷售主義是兩個相關概念,是主與次的關系,其比重不同,效果也不一樣。關鍵在于戰略眼光和戰略選擇,執行何種市場策略。盡管對不同的客戶要用不同的策略,要根據實際決定策略的重心和比重,但是,面對未來發展,中國的廣告業必須有先進的思維和遠望的眼光,必須不局限于短期的、目前的利益,必須迅速建立新的競爭優勢。中國優秀的廣告人應該敏銳地察覺到變化的方向和把握各種新的可能機遇,以迎合企業新的需求和下一代新的消費環境,這正是強調品牌主義的基本出發點。
20年業,本土廣告公司中的優秀者已經有了很大進步,實力不斷充實,競爭力正在提升;但一般而言,本土廣告公司對品牌建立的運作,品牌管理專業水準、基本功還不夠。要想贏得主動,還必須建立具有中國國情的新的品牌管理平臺。
關鍵是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未來的強者不在于過去有什么業績,而在于學得有多快,創新能力有多強。
十大名詞
業務
按理說這算不上是什么名詞,我們每天都在使用,但在10年前他的意義就太大太重要了。所有的公司一開業最關心的就是業務,沒有業務也就沒有了一切,很多公司老總回首過去時總說,幸虧有那一單業務,要不然就堅持不下去了。業務在10年前是廣告公司頂頂重要的事。所有的事情都圍繞著業務展開。當然,那時的業務是需要去拉的,反映了當時廣告公司處在赴階段的混亂狀態。
公關
所謂的公關,完全是為了拉關系,沒有現在嚴格意義上公共關系的涵義。公關在10年的過程中,發展出一種奇異的市場變化,公共關系公司從市場中剝離出來,走上了完全意義上的公關。如何平衡相關的利益關系,如何傳播公共所應遵守的公關關系守則。10年來,公關走出了模糊不清,混亂的,容易有歧義的內涵定位,成為現代企業營銷與廣告企業服務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制作
說起制作我們就會想起戶外廣告,10年前的廣告制作制作以戶外廣告為主,可以說處上是實實在在的制作,所有的廣告公司都是實打實的為企業做一些實用產品,現在這一部分廣告公司已經徹底消失,轉彎而成為一批以噴繪為主的廣告企業,當然他們已經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廣告公司了。10年來,制作為廣告業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10年廣告史發展的重要章節。
創意......